涡街流量计的小信号切除范围需根据仪表性能、流体特性和工艺需求综合确定,通常以流量量程的百分比或绝对流量值表示。以下是关键指导原则及典型范围:
一、常规切除范围
应用场景:液体测量
推荐切除范围:量程的 1%~3%
说明:低粘度液体(水、溶剂等)噪声较小。
应用场景:气体/蒸汽测量
推荐切除范围:量程的 3%~5%
说明:易受密度变化、振动干扰影响。
应用场景:高粘度液体
推荐切除范围:量程的 5%~10%
说明:粘度高时低流速涡街信号更弱。
应用场景:微小流量仪表
推荐切除范围:量程的 0.5%~2%
说明:针对小口径(DN15-DN25)优化精度。
示例:
若流量计量程为 0~100 m³/h:
液体切除值:1~3 m³/h
气体切除值:3~5 m³/h
二、动态调整依据
1. 仪表自身性能
测量下限:查看说明书标定的可测*小流量(如量程的1%)。
信噪比(SNR):通过诊断功能观察原始信号,切除点需高于噪声幅值20%~50%。
2. 流体特性
粘度影响:流体粘度越高,切除范围需越大(如润滑油比水高3%~8%)。
密度变化:气体/蒸汽因压力温度波动,切除阈值需放宽。
3. 管道工况
振动噪声:振动强的场合(如泵附近),切除值提高 1%~2%。
流场稳定性:直管段不足时,切除范围需增加。
三、特殊场景范围调整
场景:蒸汽测量
切除范围建议:量程的 4%~7%
原因:防止冷凝水冲击产生假信号。
场景:两相流(含气泡)
切除范围建议:量程的 8%~15%
原因:气泡破裂导致信号剧烈波动。
场景:间歇流动系统
切除范围建议:量程的 2%~4%
原因:避免启停阶段的误累计。
场景:贸易结算计量
切除范围建议:量程的 0.5%~1.5%
原因:需*大限度保留有效数据。
四、设置注意事项
1.避免过度切除:
切除值过高会丢失有效流量数据,累计量偏差增大。
验证方法:在切除阈值附近注入已知流量,观察仪表是否响应。
2.动态校准流程:
3.与其它参数协同:
信号阻尼时间:通常设为 2~5秒,与小信号切除配合抑制波动。
K系数修正:更换传感器后需重新校准切除点。
五、行业标准参考
ISO 5167:建议切除点不超过量程下限的 120%(如量程下限1m³/h,切除值≤1.2m³/h)。
API MPMS 21.1:要求贸易计量仪表切除范围需记录在检定**中。
总结
基础范围:多数场景下切除值设为量程的 1%~5%。
核心原则:
切除阈值 > *大噪声幅值,且 < 工艺*小有效流量。
终*验证:通过实流标定确认切除后累计误差在允许范围内(如±0.5%)。
建议*次设置后,在系统启停和负荷波动时观察原始信号波形,持续优化切除点。